燃气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燃气阀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新华社吉林省家庭农场呈多元化发展态势莲叶橐吾

发布时间:2020-10-18 18:01:51 阅读: 来源:燃气阀厂家

新华社:吉林省家庭农场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培育和引导种养殖大户的过程中,坚持政策促动、科技推动、培训拉动等多种举措,使得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农场迅速兴起,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一、家庭农场多元化发展

记者从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获悉,截至2013年,吉林省家庭农场数量达到21508个,同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主要包括种植业家庭农场、水产业家庭农场,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和循环农业家庭农场,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占到总数的1/3以上。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记者省四平市蔡家镇蔡家村见到汇丰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老板”马振声时,他正带领20多人开着10多台施耕机在田间内热火朝天翻松土地。作为蔡家村党总支书记,马振声本身就是种粮大户,他于2009年带领村里其他几位种粮大户成立了汇丰种植业家庭农场,如今已经流转了190户村民的土地,面积有164公顷,主要种植玉米、高粱等作物,拥有玉米收割机、施耕机、免耕机20多台套。

“统一从厂家购种子、化肥,节约了成本,由农业推广站做技术支撑,土地的产出量也高了很多。”马振声说,成立家庭农场后,农民从生产者变成企业主,从种到收再到销售都是自己把关、做主,自主性变强了。

吉林省种植业家庭农场流转土地期限均在5年以上,并适度规模种植优质水稻、玉米、粘甜玉米、蔬菜、苗木、瓜果等品种,种植面积大多为50亩以上,有较稳定的技术依托单位和一定的农田基础依施,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0%以上的,实行标准化生产。

与种植业家庭农场不同,吉林省水产业家庭农场的养殖范围大多在地市外环以外,流转养殖水面5年以上,建成的标准精养鱼池均在60亩以上,其中名特优养殖品种率达70%以上。在长春市兴隆镇加利养殖农场,记者了解到,其流转水面达400亩以上,签约年限30年,年产鱼200万吨左右。

围绕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综合经营的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而且还降低了人员成本。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獾子洞村黄如刚搞的就是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不仅种蔬菜,还养猪、养牛,均已形成规模。“在这打工的农民除了流转自家土地,还额外挣一份工钱,算是第二职业,每天种菜养殖两不耽误。”黄如刚说种养结合使得用工成本降低的同时,打工农民也得到实惠,他们按时计酬、按天结算,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在吉林省,循环农业型家庭农场是一项新兴的家庭农场模式。要求以家庭为单位,并已建成规模畜牧养殖农场,养殖范围在规划的外环线以外,距离村、镇居住点、集贸市场以及其他畜牧场、屠宰场1公里以上,具备固定的场地场房和厂区围墙、消毒池,功能分区明显,畜禽饲养,排污等配套设施齐全,动物疫病防控和抗灾能力较强。同时流转土地进行种植业生产,土地规模标准为种植业家庭农场某一产业的标准,并实行“畜禽一沼一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九台市纪家镇学彦种植业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学彦是纪家镇廿十家子村的村支书,他说自己在2004年起带头开始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现已承包耕地60公顷,饲养蛋鸡4万羽,养殖水面达1.5公顷,拥有农机具22台套,实行“种+养+沼气”循环农业模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吉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舒坤良认为,家庭农场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

一是在政策倾斜中,调动农民组建家庭农场,完善和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边州对“家庭农场”出台7项扶持政策,其中对水田、蔬菜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0公顷以上、旱田100公顷以上的家庭农场,扩大到可一次性享受5台套农机具购置补贴。九台市在2013年向家庭农场发放各类补助达3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家庭农场的发展。长春地区的工商部门率先为家庭农场实行免税机制,累计为全市家庭农场减免税额近40万元。

二是提高了集约化经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家庭农场亦如家族企业一样,具有较好的传承性,有利于维持和保护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九台市引导家庭农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合作,采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实行标准生产、质量追溯和品牌营销,订单生产、订单销售,保证了家庭农场产品销售渠道,满足了企业对加工原料的需求,也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三方共产、共销、共赢。

三是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家庭农场比一般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更易于监管。据调查,吉林省的家庭农场大多数已实行标准化生产,农场的管理制度、农事记录、生产台账相对齐全,一些大的农场还将相关管理制度上墙。

四是推进科教兴农,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手段。作为规模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比一般农户更迫切需要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也更有能力接受推广和使用,成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主力军。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将优质水稻、玉米良种优先推荐给家庭农场,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入田间科学指导,多项农业增产增收先进技术也率先在家庭农场展开试用。为提升家庭农场主素质,吉林省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对家庭农场主进行专题培训。

三、搭建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平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庭农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像地方配套资金无法满足家庭农场发展要求,家庭农场扩大规模时贷款融资困难,农业人才支撑力量薄弱,从事农业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土地零散和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土地难以流转等。农业专家建议,当前亟需搭建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平台。

一是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筑牢发展基础。逐步建立以农户投入为主、政府扶助、金融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从而保证规模户稳定发展,并向更大规模、更高要求的家庭农场过度。

二是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保障农民收益。舒坤良建议政府对主要基础产品实行淡储旺供机制,缓解市场价格涨跌对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产生的冲击,同时建立实力企业对规模经营产品收储加工与家庭农场专业化产品生产销售相联系机制,让家庭农场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中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规范流转行为,增强发展信念。要立足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土地流转政策,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鼓励全家外出打工农户、劳动力不足无力正常经营农户、生产技术落后产出效益低的农户等积极参与土地流转。通过规范流转方式、稳定流转期限、合理流转价格等形式,积极帮助农场主增强规模经营和发展信心。

四是落实技术职责,完善全方位服务。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有知识的农业生产者,还要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的经营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要有重点地选择农村种养大户、专业户、打工返乡户、经济能人等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科技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农民群体作为培植对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福州治疗男科专科哪家好

广州新世纪白癜风医院

武汉治癫痫病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