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燃气阀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一张照片触动全国感动世界

发布时间:2020-10-14 09:42:01 阅读: 来源:燃气阀厂家

中安在线讯 据合肥晚报报道,一张黑白照片,片中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前方……这张名为《希望工程――我要上学》的照片,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也改变了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打动了无数热心助学人的《希望工程》系列图片,将在本届国际摄影周国内展单元,与广大观众见面。

“大眼睛”让更多的孩子走进了课堂

1991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在安徽金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拍摄了苏明娟(原名苏玉仙)上课的照片。从此,这个有着一双明亮大眼睛的8岁女孩的照片就和希望工程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打动了无数热心助学的人。

“这张图片无需任何言语,就能从‘大眼睛’里读出那种强烈的‘渴望’。”解海龙表示,这张照片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后,苏明娟也成了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后为全国各地报刊采用、印成招贴画等,成了在中国最著名的一张照片。

苏明娟的命运从此改变了,同时,拍摄者解海龙也一夜成名。从那时起,全国上下都开始了向失学儿童捐款,许多捐款人就是冲“大眼睛”这一形象去的。可以说,这组希望工程纪实照片是成功的,除了题材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之外,还包含着摄影家对拍摄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把握,以及拍摄手段的运用,作品流露出的个性、情感与意识。这些构成了希望工程纪实摄影所特有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力量。

正是基于这样深厚的基础,加上现代传媒的宣传力量,从而演绎成中国社会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

“我只是想为教育扶贫做点努力”

1990年,解海龙在家乡河北农村贫困地区创作,当他看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标语时,心口一阵战栗,从而唤起了他以往关注孩子关注农村教育的生活与情感积累,也加剧了他要拍摄“贫困少年失学”现状的愿望。

接下来,他主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取得联系,接受委托为希望工程拍摄图片。解海龙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顶风冒雪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一天只吃一顿饭是常态,有时春节都在农村度过。一干就是三四年。他用饱含汗水、热泪与真情的镜头,对准了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开始了对希望工程纪实摄影的艰苦跋涉。

几年下来,解海龙走访了安徽、湖北、山西、河南等16个省、40多个县的150余所农村中小学,行程4万余公里,接触了上万个孩子,拍摄了3000多张底片。

解海龙曾不止一次表示,当初拍摄这些也没想到会有如此反响,自己只不过想为教育扶贫做点努力。面对着中国千百万失学少年的客观现实,如解海龙这些摄影家,他们用胆气、勇气,选取了时代“非理想化”这个切入角度,构成一种独到的摄影视角,并赋予了一种饱含同情与爱的情感,让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赋予了新的含义。

或许再过40年,这些作品依然会产生无法低估的能量……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韩婷)

青岛专业治疗牛皮癣医院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银屑病的医院电话

太原治疗白癜风医院